注册送钱,助您成为大富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前沿 » 研究揭示:外显子组测序揭示脑瘫儿童遗传异质性与临床可操作发现

研究揭示:外显子组测序揭示脑瘫儿童遗传异质性与临床可操作发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24-05-07 09:35  浏览次数:8
摘 要:复旦大学的邢清和教授与郑州大学的朱长连教授共同领导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Exome sequencing r
  复旦大学的邢清和教授与郑州大学的朱长连教授共同领导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Exome sequencing reveals genetic heterogeneIT(http://www.maoyihang.com/sell/l_25/)y and clinically actionable findings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通过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在脑瘫儿童中发现的遗传异质性和一系列临床可操作的发现,为脑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为了深入研究脑瘫(CP)的遗传病因,研究团队对包括505名女孩和1073名男孩在内的共1578名具有CP临床表现的患儿进行了大规模的外显子组测序。这是首次针对中国人群中的CP病例进行的大规模测序研究。
 
  经过深入的数据分析,研究团队在1578名患儿中成功为387名(24.5%)建立了基因诊断。这些患儿在219个与神经发育障碍相关的基因中发现了412个致病和可能致病(P/LP)的变异,以及59个P/LP拷贝数变异(CNV)。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生时伴有围产期窒息的CP患儿,其遗传诊断率显著高于无窒息史的患儿(P = 0.0033)。
 
  更令人兴奋的是,研究团队在33例CP患儿(占基因诊断患儿的8.5%)中发现了具有临床可操作性的遗传变异。这些发现意味着,通过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代谢或饮食纠正/补充等措施,这些患儿有可能获得更好的预后和长期神经发育结果。
 
  CP作为一种临床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尽管先前的研究已经发现了多种与CP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如宫内感染、早产和围产期窒息等,但在大多数情况下,CP的确切病因仍然不明。此次研究揭示了CP在遗传层面的巨大异质性,进一步强调了遗传因素在CP病因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研究团队强调,对CP儿童进行早期基因检测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他们出生后的1-2年内。这有助于早期识别那些可能从早期和定制化的干预措施中受益的CP患儿,从而为他们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该研究的成果不仅为C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未来针对其他遗传异质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随着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遗传性疾病将得到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治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研究揭示:外显子组测序揭示脑瘫儿童遗传异质性与临床可操作发现】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