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送钱,助您成为大富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前沿 » E6AP活性动态调控机制的新发现:泛素连接酶与HPV癌蛋白E6的相互作用

E6AP活性动态调控机制的新发现:泛素连接酶与HPV癌蛋白E6的相互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24-05-16 09:57  浏览次数:9
摘 要:E6AP,作为HECT型泛素连接酶家族的奠基成员,其独特之处在于它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癌蛋白E6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来自高危型H
 E6AP,作为HECT型泛素连接酶家族的奠基成员,其独特之处在于它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癌蛋白E6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来自高危型HPV的E6,能够干扰E6AP的泛素连接酶活性,导致肿瘤抑制因子p53的异常降解,与超过90%的宫颈癌等HPV阳性癌症的发病机制紧密相关。更令人惊奇的是,HPV E6不仅能改变E6AP的作用目标,还以某种未知的方式增强其活性。同时,E6AP活性的异常与天使综合征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等病状有关联,因此对其活性调控机制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余学奎和罗成两个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项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 of the ubiquIT(http://www.maoyihang.com/sell/l_25/)in ligase E6AP”的研究。该研究运用冷冻电镜技术深入解析了E6AP与E6结合后形成的不同构象复合物结构,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生化实验,全面揭示了E6AP活性调控的分子机制。
 
研究中,科学家们首先通过冷冻电镜技术捕捉到了E6AP与E6结合后的高分辨率结构,发现了一个独特的“二聚体中的二聚体”组装模式,每个单元都由一个E6AP和一个E6分子组成。他们发现,E6结合在E6AP表面一个由α1-螺旋和loop-helix-loop元件构成的口袋状区域。在E6AP与E6的复合物中,二聚化主要通过E6AP的α1-螺旋羧基端的疏水作用实现。研究还成功捕捉到了五种不同状态的复合物空间构象,并发现这些状态间的转变主要围绕α1-螺旋进行,为E6AP催化泛素转移提供了必要的结构空间。
 
进一步的功能实验表明,E6AP与E6的结合促进了其α1-螺旋的延长,并促进了E6AP的二聚化。这种二聚化使得E6AP的催化结构域能够更有效地与泛素偶联酶E2和底物p53结合,从而增强泛素转移的效率。此外,研究还发现了一些与天使综合征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相关的E6AP突变位于α1-螺旋的延伸区域,这可能影响了α1-螺旋的稳定性,进而影响了E6AP的功能。
 
该研究不仅为理解E6AP的生理和病理机制提供了关键的结构信息,还为开发针对E6AP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治疗干预措施提供了新的思路。这项工作的成功得益于上海药物所冷冻电镜研究中心的强大支持,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E6AP活性动态调控机制的新发现:泛素连接酶与HPV癌蛋白E6的相互作用】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